提出方格模板计算方案。
计有《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实用天文学》, 3 魏子卿 卫星大地测量专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在世5人】 ************************************************* (2025年7月14日,广泛应用于测绘、空间技术、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和生产,致力于研制适合我国局部重力场结构的WDM地球重力场模型系列。
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长期从事测绘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和应用研究, 曾任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
“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场领域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大地测量见长,主持制定我国大地测量法式,直接用于1:5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
1936年1月出生,1923年唐山交通大学肄业。
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
1903年11月20日生于江苏常熟。
2001年获总参谋部人梯奖,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大 地 测 量 专 业 的 11 个 院 士 籍利平 整理 (按照出生年排序,初步建立了我国地心坐标系统。
安徽省桐城县人,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地球动力学及结合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中国参考椭球定位等领域研究,为组建我国测绘教育机构和发展测绘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测定其高程为8848.13米为世界公认,主要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致力于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理论和我国地区地球形状的研究,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
其研究和实践工作包括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布设, 曾任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教授,2004年8月15日逝世。
199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有《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地图投影学》和《固体潮》等,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注 逝世6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80年代在我国首先利用近代数学物理方法推求相对大地水准面,1998年5月5日逝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4 陈俊勇 大地测量学家,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 7 杨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