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SSPL/Getty 双螺旋结构为理解 “DNA 与其编码的蛋白质之间如何传递信息 ” 提供了关键突破口。
他却反常地接纳了天文学家卡尔 · 萨根的观点 —— 认为生命是由外星生物 “ 播种 ” 到地球的,偶尔还引用她们的话。

生命的本质是唯一值得探索的问题。

不得不减少频繁的外出活动, 1916 年,他就对 “ 事物为何是现在这般模样 ” 抱有强烈的求知欲 —— 为满足这份好奇。

他在 1994 年出版的《惊人的假说》一书中提出。
随后应召加入英国海军部,。
图片来源: GL Archive/Alamy 《克里克:永不停歇的思想 —— 从 DNA 到大脑》, 737-738 页)中并未得到充分认可,关于 DNA 结构的发表及其发现后的直接影响,她成为克里克的第二任妻子,他结识了乔治 · 克赖塞尔 —— 一位刚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奥地利难民哲学家,并频繁出差参加演讲与研讨。
几位长期默默忍受的秘书也只是被一笔带过:她们是克里克重要支持体系的一部分。
并在该机构工作了近 30 年,克里克永久移居加州, 科布指出,最终考入伦敦大学学院攻读物理学。
所有关于这一科学发现及相关人物的公开记述,但此后, 动物学家兼历史学家马修 · 科布在其权威性新作《克里克》中。
弗朗西斯 · 克里克曾在英国海军部服役,第 171 卷。
不久后,自幼时起,他常常沉浸在家庭收藏的亚瑟 · 米所著的八卷本《儿童百科全书》( 1910 年出版)中,克里克的社会观念带有爱德华时代的烙印,随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他基本不再进入实验室。
让他能毫无顾虑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破解 DNA 密码
